【柳树】柳树害虫柳瘿蚊


柳树害虫柳瘿蚊柳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 。 主要危害柳树 , 特别是对旱柳、垂柳危害严重 。 被危害后树木枝干迅速加粗 , 呈纺锤形瘤状突起?俗称柳树癌瘤 。

形态特征成虫形似蚊子 。 卵长椭圆形 , 橘红色 , 半透明 。 幼虫初孵时乳白色 , 半透明;成熟幼虫橘黄色 , 前端尖 , 腹部粗大 , 体长4毫米左右 。 蛹赤褐色 。

发生规律柳瘿蚊每年发生一代 , 以成熟幼虫集中在危害部树皮中越冬 。 在山东曹县一带 , 一般每年3月开始化蛹 , 3月下旬至4月中旬羽化为成虫 , 4月上旬为成虫羽化盛期 , 羽化时间在每日上午9点至10点 , 气温高羽化就多 , 尤其在雨后晴天羽化量大 , 成虫羽化后的蛹皮密集在羽化孔上 , 极易发现 。 羽化后的成虫很快交配产卵 。 卵大多产在原瘿瘤上旧的羽化孔里 , 深度在形成层与木质部之间 , 每卵孔内产卵几十粒到几百粒不等 。 初孵幼虫就近扩散危害 , 从嫩芽基部钻入枝干皮下 , 6月下旬绝大部分幼虫蛀入韧皮部 , 取食韧皮部和形成层 。

瘿瘤形成柳瘿蚊初次危害时 , 幼虫危害形成层的同时刺激了受害部位细胞畸形生长 , 枝干在被危害部位很快呈瘤状增粗变大 , 这时枝干开始出现轻度肿瘤;来年枝干上出现羽化孔后 , 成虫又在原羽化孔及其附近产卵 , 孵化后的幼虫又在瘿瘤周围的愈合组织继续危害 , 这样重复产卵 , 重复危害 , 引起新生组织不断增生 , 瘿瘤越来越大 。 被危害部位的枝干直径如果在5厘米以下 , 虫口密度又比较大 , 枝干生长很快衰弱 , 会在两三年内干枯死亡 。

防治方法最好在成虫羽化扩散前防治 。 ①被危害树木较小或初期危害的 , 在冬季或在3月底以前 , 把危害部树皮铲下 , 或把瘿瘤锯下 , 集中烧毁 。 ②3月下旬用40%氧化乐果原液 , 兑水2倍涂刷瘿瘤及新侵害部位 , 并用塑料薄膜包扎涂药部位 , 可彻底杀死幼虫、卵和成虫 。 ③春季在成虫羽化前用机油乳剂或废机油仔细涂刷瘿瘤及新侵害部位 , 可以杀死未羽化的老熟幼虫、蛹和羽化的成虫 。 ④5月用40%氧化乐果2倍液在树干根基打孔(孔径0.5至0.8厘米、深达木质部3厘米) , 用注射器注药1.5至2毫升 , 然后用烂泥封口 , 防止药液向外挥发 , 或刮皮涂药 , 毒杀瘿瘤内幼虫 。 ⑤5月至6月在瘿瘤上钻2至3个孔(孔径0.5至0.8厘米、深入木质部3厘米) , 然后用40%乐果的3至5倍液向孔注射1至2毫升 , 然后用烂泥封口 , 防止药液向外挥发 。 这种方法对柳瘿蚊的防治有效率可达100% 。 【【柳树】柳树害虫柳瘿蚊】

    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