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养护】圆盖阴石蕨有什么特性和养护


圆盖阴石蕨有什么特性和养护【【养护】圆盖阴石蕨有什么特性和养护】圆盖阴石蕨又叫白毛岩蚕、毛石蛋等, 其长长的根状茎上密被绒状披针形的灰色鳞片, 常自然弯曲, 如狼尾, 因而又称狼尾山草;其叶阔卵状三角形 。 3-4回深羽裂, 植株直立, 高约20厘米, 袍子囊群着生于叶缘小脉顶端 。 此草株形优美, 根状茎常沿盆边横卧披垂, 潇洒脱俗, 是蔗类中栽培观赏的珍品, 也是垂吊盆栽不可多得的好材料 。

圆盖阴石蕨分布我国华东、华南及西南地区, 越南也有 。 为骨碎补科阴石蕨属多年生草本, 在野外多附着于树干、岩石上生长 。 性喜温暖半阴湿润环境, 对干旱干燥也有一定的忍耐力, 不耐寒, 需保持10℃左有的室温, 才能不致受冻, 它适合生长于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。

圆盖阴石蕨主要用分株和扦插、两种方法繁殖 。 扦插时, 将根状茎切成10厘米左有的段, 在伤口上涂上草木灰, 然后斜插入干净的腐殖土中, 保持一定的湿度并认真遮萌 。 春季扦插的, 约一个月就可发芽居叶 。 分株常在春季分盆时, 将根状茎分切开, 每段留2-3片叶或芽, 放在土表或稍加覆土, 使其固定, 置阴湿处, 待新根长出后再逐步移至半阴处 。

此草有较强的抗逆性能, 较易栽培 。 栽培中初上益时, 不要埋得过深, 否则容易导致根状茎腐烂 。 它虽有较强的耐旱能力, 但干燥时叶易于老化, 显得粗糙, 为了使其正常生长, 保持其茎叶葱绿鲜嫩, 生长季节应放置在半明处, 给予充足的水肥, 经常保持土壤湿润, 并适当喷水增湿, 每月施液肥2-3次, 其次, 要防止盆中积水 。 当水过多时, 根状茎上灰白鳞片会变成褐色, 此时就应立即停止浇水 。 8-9月, 它有一段休眠期, 部分叶片会发黄枯萎, 应予摘去, 过一段时间即可恢复生长 。

冬季到来时, 要移入室内给予充足光照, 中午前后用微温水喷雾, 若室温能保持在10℃左右, 则有利于保持其良好的观赏效果 。

    推荐阅读